徐州漢文化學術資源網
      您瀏覽位置 - 首頁 - 資訊 - 新聞動態
      新聞動態

      內容詳情

      ← 返回列表

      考古研究|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分期初步研究

            作者簡介 

            劉文思,1986年生,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,考古學及博物館學,碩士研究生,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,社教部

            主要研究方向:漢代考古

            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數量較多,但是經過科學發掘并發表發掘簡報的可統計墓數量有限,本文統計49座漢畫像石墓,出自34篇發掘報告和相關文章,其中茅村(鳳凰山西麓)畫像石墓由于發掘年代較早,簡報內容有限,無法進行詳細分析。

            墓葬年代信息來自發掘報告,判斷墓葬時期的主要依據是出土銅鏡、錢幣信息和畫像石圖像及雕刻技法的分析,由此發現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的年代范圍是從西漢早期到東漢末期。

            根據墓葬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列,西漢早期至王莽時期共10座,其中沛縣棲山M2已毀,這一時期墓葬以槨墓為主。東漢早期墓葬僅3座,為曹山和東沿村和高莊漢畫像石墓;東漢中晚期有36座,其中10座墓根據簡報有較為詳細的建造時間。墓葬的位置大多在有山的地方,山頂、山坡和山腳都有出現。

            與時期相對應的是這些墓葬的建筑結構和建材也呈現出規律性,在東漢以前僅出現豎穴洞室墓和土(石)坑墓,建筑材料均為石材。東漢時期出現槨墓和室墓,建筑材料也出現磚石混合。東漢早期結構簡單,中期開始結構復雜化,晚期墓葬結構更為完整,出現前中后三主室,合葬墓出現兩個后室,此外還出現耳室和側室。一些地面建筑保留較好的墓葬還有祠堂和墓垣。

            二、漢畫像石墓的分期


            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以墓葬結構變化最為明顯,因此墓葬的分期主要以墓葬結構的變化為基礎,結合漢畫圖像和隨葬品時代特征,依據銅鏡和錢幣對墓葬的年代進行推定,進而分為四個階段:西漢景帝至武帝時期、元帝至王莽時期、東漢光武帝至安帝時期、順帝至獻帝時期。

            第一階段:西漢景帝至武帝時期。這一時期畫像石開始出現于墓中,徐州地區已發掘的漢畫像石墓年代最早為西漢早期的韓山西漢M1,墓主人“劉宰(女+宰)”為女性,是皇族成員,畫像雕刻在墓門上。

            第二階段:元帝至王莽時期。這一時期的畫像石土(石)坑墓開始增多,共同的特點是建材只用石材,墓葬面積較小,建筑結構簡單,墓葬形制單一。這一時期的漢畫像內容較少,造型較簡單,幾何圖形比較常見,內容有生產生活、神仙瑞獸等,如沛縣棲山M1中棺東西壁見狩獵、庖廚等內容(如圖1、2所示),頭、足擋見瑞獸等圖案(如圖3所示)。石槨內置棺及陪葬品,陪葬品主要有鐵器、陶器、五銖錢,墓山石槨墓內出土灰陶器,檀山石槨墓內出土銅印一枚。


      圖1沛縣棲山M1中棺背面狩獵圖


      圖2沛縣棲山M1中棺足擋背面

      圖3沛縣棲山M1西壁正面

            第三階段:東漢光武帝至安帝時期。此階段墓葬形制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,具有該階段的特征,即建材出現磚石混合,墓頂出現券頂,墓葬面積有了一定的擴大。漢畫像內容有墓門上的鋪首銜環。陪葬品主要有鐵器、陶器、銅器,該階段陶器種類出現多樣化,如陶樓、陶豬圈、陶鴨等。

            第四階段:順帝至獻帝時期。這一時期畫像石大量出現于墓中,該階段漢畫像石墓葬發展到了一個高峰,墓葬結構更加復雜,墓葬形制更為完整,面積也更大。一些漢畫像石墓內有明確的紀年,可以作為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分期的標型墓,根據標型墓的墓葬結構、陪葬品和漢畫像內容及雕刻技法,部分墓葬可以做出較詳細的分期排列,例如繆宇墓內出土一塊帶有墓志銘的漢畫像石(如圖4所示),上刻有明確的紀年“元嘉元年”,茅村(鳳凰山西)漢畫像石墓內也出土一塊畫像石明確紀年為“熹平四年”,且這兩座墓形制完整,可以作為標型墓。

      圖4繆宇墓志銘


            三、漢畫的出現與發展

            漢畫像石墓的建造需要大量的石材,而且需要能夠在石材上進行雕刻的鐵器。徐州地區山石以青色石灰巖為主,其硬度便于加工石料和修建墓葬,并且徐州地區的鐵礦資源豐富,這為制造建墓工具提供了充足的原料。

            在第一階段,漢畫像石出現于豎穴洞室墓和土(石)坑墓,這兩種形制也是漢畫像石墓最早的形制。豎穴洞室墓的等級較高,最早出現畫像石,土(石)坑墓的等級較低,出現畫像石的時間晚于豎穴洞室墓。

           徐州地區第二階段的漢畫像石墓結構簡單,在土(石)坑墓的基礎上,于石槨上雕刻畫像,石槨內置棺及陪葬品。這一時期漢畫像石槨墓大量出現,畫像內容以簡單的幾何圖形為主。與豎穴洞室墓相比,土(石)坑墓的建造成本低,墓葬等級略低,一般多葬普通百姓。

           在第三階段中,漢畫像石出現于室墓,但漢畫像石墓結構仍然很簡單,墓頂僅由單層石板構成,墓室高度受室內的石壁高度限制,因此墓室內面積雖然比石槨墓大,但相對來說空間還是很有限。

           到了第四階段,漢畫像石室墓大量出現,并且出現了磚石混合結構,磚應用到墓頂的構建,出現了券頂。券頂的出現很好的擴大了墓室內部的空間,已發掘的韓山東漢M1墓葬內部高度可以達到1.6米。東漢晚期的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頂不僅有券頂,還出現疊澀頂,甚至出現同一墓葬內使用疊澀頂和券頂兩種不同結構的墓頂。

            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,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僅為石材,到第四階段才出現磚,根據墓主人身份的不同,磚出現在墓葬中的位置也有局限。例如繆宇墓,根據墓中出土的墓志銘記載,繆宇為彭城國相長史,軼二千石,其社會地位較高,磚僅用于地面,墓頂仍舊使用條石疊澀。磚出現于西周,到西漢武帝以后制磚業迅速發展,并開始應用到墓葬建筑中,磚的燒制和運輸成本遠低于整塊石料的采集雕刻成本。大量石料的使用也反應出墓主人有一定的經濟實力。

            如表1所示,早期畫像石出現于豎穴洞室墓和土(石)坑墓。漢畫像石土(石)坑墓很快發展成為石槨墓的形制,在第三階段大量出現,到第四階段出現大量漢畫像石槨墓。漢畫像石豎穴洞室墓僅在第一階段出現,到第三階段時,出現大量漢畫像石室墓,發展到第四階段的時候出現大量漢畫像磚石混合墓。

      表1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形制分期表

            打√為該時期出現對應形制的墓葬。


            綜上所述,從時間順序上,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的結構由西漢時期的土(石)坑墓和豎穴洞室墓兩大系統發展而來,土(石)坑墓發展成為漢畫像石槨墓,豎穴洞室墓演變成為漢畫像石室墓與磚石混合墓。建筑材料由單一的使用石材,到混合使用磚、石。墓葬內部面積由小到大,墓葬形制由簡單到復雜,墓室內主室逐漸擴大,頂部逐漸增高。室墓內部空間出現功能性劃分,即祭祀空間和埋葬空間相對分割獨立。這些和劉尊志對徐州漢墓形制發展規律的研究也都相符合,反應出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不斷走向成熟的發展過程,也證明了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與其他漢代物質文化一樣,經歷了產生、發展、繁榮和衰落的全過程。有學者認為漢畫像石的興盛與漢代生死信仰的變遷史基本同步,從而得出漢代生死信仰的變遷為漢畫像石興盛的根本動因,當然,生產力要素中的鐵工具的普及是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發展、繁榮的前提。這一點也和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的發展規律相符合。

            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較,徐州地區漢畫像石墓產生的時代早,存在時間長,有完整的發展序列,并且數量較多,漢畫像石內容題材包羅萬象。對于徐州漢畫像石墓的研究,有助于我們認識畫像石墓這一漢代特有的墓葬形制,進而對其所包含的社會內容及思想進行深入分析研究。





    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|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|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|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|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| 中文字幕夜色资源网站|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|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|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|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|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|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|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|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|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|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|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|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|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不卡|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|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|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|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|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|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|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|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毛片精选|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|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|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|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|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|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|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|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|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|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|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|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|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|